动漫

229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I rarely read comics, let alone Batman comics, but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BTKJ) is one of the rare exceptions, as well as Watchmen and V for Vendetta comics. Should you ask why this one is special, I would prompt you to notice that the writer of this one-shot Batman comics is Alan Moore, who is also the writer of Watchmen and V for Vendetta. Should you don’t know Alan Moore, Watchmen, or V for Vendetta, I would say that this short story provides the clearest and deepest description for the motivation and the mentality of the famous Batman villain, Joker, and that in this book Batman is revealed to share much similarities with Joker. The movie, the Dark Knight (TDK), featured a Joker which has been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one in the Killing Joke.

Among all the villains, obviously Joker possessed a demonic charm which other villains lack. He is not some random lunatic whose madness is just induced by accidents or the result of an evil plan. Instead, his madness is existential. The justification he gives for his crime cannot be ignored and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things that drive him mad. His frightening vision of the world is so unbearable that not much sane people can live a normal live while being aware of it.

Batman is also a very dark hero. Who the hell will dress up like a bat flying in the dark… Considering the way Batman goes out from the dark and attacks people, he is deliberately inflicting both pain and fear on his enemies, i.e. he is explicitly exploiting the fear of others. Bruce Wayne feared bats, and it is tempting to think that he discovered the power of fear from its childhood trauma.

The story of Joker’s going mad has several versions, but they should share the same nature. In TDK, there is no much hints about Joker’s becoming mad except some very vague sentences (How do I got this scars?), but Killing Joker offers a much more elaborate story. Before going mad, Joker was a lab assistant in a chemical plant, but later he thought he had talents in telling jokes and he quit the previous job and decided to be a stand-up comedian. His new career turned out to be a disaster and made his and his wife’s life very difficult. Under tremendous economic pressures, Joker reluctantly agreed to act as an accomplice for two other people who planned to steal from the chemical plant where Joker worked before. Just before the real action, while Joker was not at home, his wife accidentally got a electric shot and died. Sad as he was, he still had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on. The plan went wrong and Joker fell into a chemical pool, leading to his insanity. The genuineness of the story is surely in doubt, and in fact Joker himself admitted that sometimes he remembered one way sometimes the other. Anyway, all the points are there in that story. As Joker put it, “all it takes is one bad day to reduce the sanest man alive to lunacy”. Joker’s wife’s tragic and arbitrary death, along with the depression inflicted by his unsuccessful career, was so unbearable to Joker then that he couldn’t live with it anymore. He went mad. He is one victim of contingency.

It might be helpful to elaborate on madness in the existential sense. Some experiences are so traumatic that the integrity of the self is in threat. When the self fails to incorporate the experiences in ordinary way, it undergoes dramatic changes at the cost of losing some grips on the reality. In Joker’s case, he cannot recall the genuine memory of the time before he went mad. This is madness.

Bruce Wayne is also a victim of contingency, or “one bad day”. His parents died of robbery and the subsequent murder. The worst part is, had Bruce not demanding early exit, his parents would have been saved. This demonstrates Joker’s point, “life is random injustice”. Suffering without meaning. How can people live with such a vision!

Both Joker and Batman, after experiencing their horrible bad days, became obsessed with their sufferings. Normal lives are impossible for them. They are searching for meanings of their sufferings. Both of them have a point to prove, though the the points are quite different. In some sense, a meaning is a perspective on an event. Batman sees the injustice he suffered from as a preventable incident, so he fights against every villain to prove his point. In contrast, Joker sees his going mad an inevitable consequence when facing with the reality, so he is always busy setting up a drama in which people will go mad under some extreme circumstances. In BTKJ, he shot and tortured Barbara (commissioner Gordon’s daughter), and later put the naked Gordon in a cage in order to drive him mad. In TDK, Joker successfully drove Dent mad but failed to have the people on the two boats blowing up each other. By the way, in light of the BKJ, the point of the two ships set-up is to drive the survivors mad as much as to horrify the public.

One last question is why Joker, as well as Batman, is so obsessed in proving a point? Especially, in the two ship set-up, why didn’t Joker play some tricks on the bombs or the ships so that one of the two ships will blow up whatever the passengers do? In that way Joker could have inflicted maximum horror on the public. It seems that Joker also wanted to prove it for himself. Logically, to prove his point Joker needs to driving everyone in the world to madness, but in real life we just see that many people are so convinced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that they don’t bother discussing them with other people. Why is Joker so apparently unconfident about his point so as to go a great length to put so much people to madness? If all other people who go through the suffering of Joker all go mad, then it is fine. However, if some of them survive, then it is possible that Joker’s going mad is not so inevitable as he claimed and that to some degree he chose to go mad. Now we touch the thing people are afraid of: our own freedom. When we choose we are aware of that there is an alternative and hence the transcendental values of our situation which many of us are accustomed to depreciate. In other words, the feeling that our situation has a solid meaning will be gone if we realize that we can choose and hence assign subjective meaning to our situation at the cost of the transcendental one. Joker is surely afraid of that his madness is chosen by him and that his meaning of suffering will flee from him. This is Joker’s deepest fear. The thing that is more unbearable than one’s suffering is the awareness that his suffering is meaningless.

184 高达UC


高达系列再次重返正统的宇宙世纪(UC),所以《高达UC》的“UC”是一语相关的,既代表宇宙世纪又代表独角兽。

《高达UC》可以说是对宇宙世纪的一次大扩展,一方面主线设在夏亚的逆袭的3年后的UC.0096,另一方面又把西历和宇宙历之间的UC.0001看作是往后一切纷争的关键点。独角兽在本作是可能性的象征,而可能性指的是人的可能性。对于从UC.0001开始持续的一系列乱局(也同时影射人类迄今为止的乱局),解决方法唯有依靠人类的可能性(原话是“内在的神——可能性之神”)。这个说法绝不是像乍看起来的那么天真可笑。UC年代宇宙移民中间觉醒的新人类就是其中一种可能性。凭借心灵感应的能力人类或许就能互相了解,或许就能解决过往团体对峙冲突的困境。但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也因为制作公司的贪婪。。。),直到UC.0096世界还是在混乱之中。

相信人的可能性的理由是,当一切外部力量都无法挽回世界,人类仍能够靠着可能性克服这一切。这种信念和“精神寄托”不一样,精神寄托是种逃避,但可能性是可以转发成积极的行动力量的。萨特说,人的自由就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自由(跟那种伦理的自由相比)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剥削的,因为可能性的自由就是人的本质。小说中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说宇宙历启动仪式上,地球联邦的首相声称人类要告别“神的世纪”,而新世纪的“神”是内在的神,也就是可能性。如果结合那个近世代的精神事件(尼采的“上帝死了”)来说,这是不是在暗示对神的信仰过渡到对可能性的信仰呢?

高达作品的主要象征——机动战士高达原本是一种杀人兵器,再加上高性能,它应该是极端邪恶的杀人兵器。0079的RX78就被称为“白色恶魔”。也许把高达交给可托付的人可以早点解决战局,减少死伤,但这也无法否认高达仍然是杀人兵器。当然,在某些场合某些高达还是发挥了除了杀人兵器之外的功能,比如《高达00》的00高达。逆A高达在主角罗伦的努力下从未,turnA以杀人兵器的面目出现过。(直接无视seed)《高达UC》纯白的独角兽高达能否名副其实地担负可能性之兽的使命就要看往后的发展了。(小说只看了一点点)

为什么有了UC这样的伟大传统,还会有seed这种马虎“脑残”的系列出现了?除了那些人事纠纷和制作计划的失败之外,还因为要照顾低龄观众和女性观众。恐怕在这些观众眼里UC跟seed是差不多的。

 

172 回“水水”


非常感谢水水详细深入的评论(大家可以在这里看:http://cain1jw.spaces.live.com/blog/cns!4EF936FE98F387A7!1213.entry?wa=wsignin1.0&sa=493806492)。

我是很少会给人留言的,更少给别人写长篇留言。我是很看重博主或是别人对我的留言的回应的,因此自己的留言被无视是莫大的委屈(所以我现在都是尽量回复别人给我的留言的),被删除更是奇耻大辱。上述的两种情况我都碰到,所以就一般不给别人留言了。

说完题外话。《香水》是艺术价值相当高,相当深刻的作品。看过不少相关的影评,多数都是从伦理道德出发,立论多局限在对格雷诺耶的道德谴责上,另外一些会把他的行为解读为对社会的报复,还有一些单纯在审美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这几种立论往往对作品里的超现实色彩视而不见,而且不能系统地解读作品里的关键意象。呵呵,如果说现在中国人没有道德的话,何来那么多脑筋里都是仁义道德的人呢?而且保证狭隘,从不饶恕。170是我的一个尝试,尽量在一个系统里解读。当然一个艺术作品的方方面面不可能全部都塞在一个系统里(生活也是如此),否则我们就怀疑它是不是某个哲学理论的马前兵(萨特的小说就是这个情况)。

170和171中间引入的那篇《香水》影评(不是自己的文章不能编号)反映的就是那种用道德伦理解读电影的典型(甚至到了极端的程度)。在那篇影片里,道德式解读完全失败,而且作者还很义愤地谴责小说作者和其他表达了超道德观点的文艺工作者。更讽刺的是,这篇文章可是Mtime网站里最热门的《香水》影评,只因为文章的评论数极多。“义勇之士”纷纷出手教训影评作者,也同时激起另外一些人以“人人都可有自己的解读”为作者辩护。过多的关注被放在了不入流的影评和无意义的争吵里,好的影评反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水水的“生存悖论”是个很有意思的系统切入点。格雷诺耶确实生存着,但他却无法确信自己的存在(他没有体味,这对于以嗅觉感知存在的他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我们能从悖论中获得什么呢?悖论总是指示着我们未知的东西。芝诺悖论指示着速率的概念。说谎者悖论(“我在说谎”)指示着说话者和“我”的非同一性(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只要我们知道了悖论所指示的未知之物,悖论也就不成其为悖论了。那么格雷诺耶的生存悖论指示着什么未知之物呢?它可能提示这样的一个事实:人的存在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格雷诺耶在某个层次上存在,在另一个层次上却不存在。无疑,格雷诺耶在生物的层面上是存在的,但,如水水所说,他(的存在)从来未被承认:生母试图谋杀他,加拉尔夫人把他当猪养着好卖个高价,别人也从来没把他当成人。格雷诺耶所缺乏的这个层次,我倾向于将之称作人的层次。下面这句概括黑格尔关于人的意识的话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生存的层次:Self-Consciousness exists in and for itself in and by the fact that it exists (in and for itself) for another Self-Consciousness; i.e., it exists only as an entity that is recognized.自我意识归根究底是一个被承认的实在。没有被承认的自我意识无疑是处在一种与死亡相当的状态,但自我意识不会死亡,所以它处在一个生不如死的状态,渴望被承认,这同时无疑就伴随着水水所说的孤寂感和恐惧感。黑格尔的哲学当中,人类的自我意识的本质是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是成为别人的欲望。成为了别人的欲望无疑就是被承认。成为别人的欲望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强迫别人承认,另一种是改变自己,当然,在真实中是两者皆有。当无法被当作本真的自己被接受,格雷诺耶只好妥协,改变自己以让他人接受。基于同样的理由,深感无能的青年可能会蜕变为愤青,被人欺负的小男生可能会加入法西斯组织(参考电影《浪潮》),物理系男生可能会降格为wsn。通常来说,既然自己不能被接受,那就只能使自己变为高于自己的人。既然自己不够好,那就只能使自己成为更“好”,更吸引人的存在。比如一个被老师鄙视的小学生会首先希望好成绩能让自己被承认,此举不奏效的话,他会期望日后自己名声大振,好让老师不得不承认他的存在(这已经有强迫的意味了)。格雷诺决定让自己成为圣人。在当时的法国,高贵+美貌就是最神圣的存在,拥有这样的气味就是格雷诺耶成圣的途径之一。可是,成圣以获取大家的承认始终不能替代如他所是的被承认这个原始的愿望,就如水水所说,因为“人们对他的爱本质不是对“他”的爱,而是对涂抹在他身上的香水的爱”。

仔细回想起来,整部电影里面(我不知道小说怎样)几乎没有任何关于爱的正面例子。即使是裡希斯对女儿洛爾的爱也掺杂着强烈的大男子主义,他锁上洛尔的房间给人的感觉是他是把她当作自己的财产,而不是一个人。

直到现在我还不是很能理解《香水》超现实式的、神话式的结局,但我不怀疑它确实是极好的结局。“他最后他把香水倒在自己身上是希望人们因为某种感情而回应到他的身体上”很有可取之处。

171 梦想的阴暗面:《飞屋环游记》(Up)影评


没看Up之前总以为Up是个典型的商业大片(“得益”于商业大片vs文艺片的二元对立观),现在确信Up是超越了这个二元对立的。相比《Wall-E》,Up通俗易懂。《Wall-E》除了傻B都能看出来的爱情主线以外,还夹杂着许多经典的科幻主题:比如反乌托邦、机器的背叛、机器与人的界限(隐含在爱情主题里)等等,爱情主线之外的其他主题对于对科幻了解不多的人(很多人)来说是比较隐晦的。相比之下,Up的主题是Universal的:Love & Dream。两个主题比较起来,Dream无论在篇幅还是深度都胜于Love,所以Up主要是关于Dream的片子。

Up的角色设置十分特别,一个"Society doesn’t care in general"的老人,一个亚裔小男孩,两者都不是那种你expect会在美国大片里排除万难实现梦想的主体,颇有点讽刺的意味。不过,好莱坞的影片是不是就一定要倾向于用俊男美女做主角呢?很多片子都是那样做的。这是一种设置的技巧,而且大家都很买账。另外一种大家也很买账的技巧就是政治正确,把弱势社群作为故事叙述的主体。前一种大家看得多觉得很幼稚,后一种大家倒觉得很有意思,有新颖,但其实那也是一种技巧。而且这种技巧用得越来越多了。

那么Dream的电影可以讲些什么呢?“我有个梦想,我要实现梦想,我实现了梦想”这种阳光套路实在太土了,幸好Up没有跟随。Up只用了极短的篇幅就介绍了卡尔和爱丽的梦想,怎样因为梦想而走在一起,怎样因为生活使儿时的梦想成为永远的遗憾。爱丽逝世之后,卡尔的梦想也只是残缺的梦想。传奇冒险家查尔斯这个人物十分关键,他远不只是个反派而已,他就是卡尔和爱丽的梦想的象征。卡尔和爱丽因为查尔斯的冒险经历而相遇,查尔斯式的梦想始终是夫妇的连结,查尔斯的堕落也意味着卡尔梦想的终结。这就是Up有深度的地方,它还突出了梦想的阴暗面。诚然,梦想是生活的一大动力,但有时候也会成为生活的阻力,甚至会使人困在梦想的沉船堕落深渊。查尔斯和卡尔都被困在了那么一条沉船,查尔斯没有跳出来,卡尔也差点没能幸免。卡尔误伤工地工人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差不多要把自己逼到了那么一个境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要伤害他人。这个令人不安的举动的恶劣程度远不如查尔斯杀人,但性质是相同的。卡尔为保护自己的飞屋不惜放弃Kevin同样表明他和查尔斯只是一步之遥。

爱丽是最先跳出这艘沉船的,懂得了真正的冒险精神(其实在这部片里,梦想和冒险是交替使用的):儿时的梦想固然美丽,但实现不了的话就要跳过去;冒险就是用冒险的态度去生活,在生活中冒险。影片的飞屋作为旧梦想的象征永远消失。外壁刻有“冒险的精神”的汽艇连同查尔斯梦想的真谛被卡尔和小男孩继承了,这是个再好不能的结局。

170 电影《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另一种解读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a4a6cfdd47cfff7f

JW’Space有个分部,但评论数依旧极少。

虽然用语言表达不太容易,我们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确实有些先入之见。这个先入之见认为世界是许多不可穿透的、占有空间的实体的集合。这种想法可能
是源于人主要是用视觉感受世界。人在接受到作为光刺激的现象后便设想有某种“实在”发出了这种刺激,并“想象”这种实在有不可穿透性和广延性。这个想象的
过程不大可能发生在意识层面上,而更可能是在脑部处理视觉信号时发生的。对于这种想象,历代哲学家都提出过各自的想法。尼采认为现象(也就是那个光刺激)
背后没有本质,本质只是个假想物;而这种对本质的假想来自于语言,只要一说话就无可避免地要犯这个错误。我不想去探讨本质是否存在(语言层面上的假想也不
大可能甩掉),只想看看这种“本质”的一些性质和它如何影响我们。因为视觉作用处于人类感知的强势地位,其他感觉系统处于次要地位,“实体”本质观也就根
深蒂固。可以想象,假如我们的嗅觉比视觉要灵敏得多,嗅觉成为主导的感知途径,而视觉处于次要途径,那么我们的本质观很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可能认为
事物的本质就是它的气味。我们的整个文化也会有相应的巨变。建基于视觉文化的艺术比如绘画电影等等,也就不大可能有今天这个地位;气味文化可能成为主导。

 


-马普蒂斯特•格雷诺耶嗅觉之惊人,肯定使他的本质观更趋向于气味本质观而不是实体本质观。他的嗅觉所达范围远大于视觉,这个事实在电影中表达得相当好。
格雷诺耶所闻到的并不只是青蛙的味道,他直接就闻到了青蛙。又比如说,一个普通人(相对于格雷诺耶而言)闻到青蛙的味道,他会想,这似乎是青蛙的味道,但
不能肯定,再看一看,那果然是青蛙——因为对普通人来说,视觉的确认才是判断本质的最终标准。但对格雷诺耶而言,他不需要这样的推测过程,他直接就闻到了
青蛙,青蛙的气味马上就意味着青蛙的实在。格雷诺耶甚至能嗅到那些通常不发出味道的物体,例如铁和玻璃。这些描述确实提示他可能有着和别人大相径庭的“世
界观”:世界在格雷诺耶那里是诸气味的集合,而在别人那里是诸实体的集合。香水师的嗅觉比起普通人要灵敏得多,可是相比格雷诺耶还是太弱。巴爾迪尼级别的
香水师在分辨爱与灵的成分时仿佛是气味世界的大近视,各种成分相互纠缠像是晚上近视患者眼前的模糊色块;相比之下,格雷诺耶直接就“看”到了各种气味。

 


确实隐含着占有的欲望。影片结尾处的旁白更暗示纯粹的爱就是占有。人如果确实热爱一个物甚至一个人,肯定想或多或少地占有这个物或人。怎样占有呢?在以视
觉为主导的文明里,这个占有肯定会倾向于视觉上的占有:小孩确保自己能经常看到喜欢的玩具,或者特别钟爱某卡通人物的画册;热恋的双方希望能经常见到对
方,还携带着对方的照片以在不能相见的场合思念对方;宅男观看AV。顺理成章地,在格雷诺耶看来,占有某物或某人就是保持它的气味,于是他试图占有玻璃、
铁皮、猫的气味的企图就像小孩要占有玩具或是用绘画的方式保存所钟爱之物的形象来得一样纯真;他的雄心壮志——收集绝色美女的气味就像男人试图组建后宫一
样自然。

 

普通人并不就完全对气味无动于衷,只不过我们被气味触动的阀值相当大,就像是有视觉障碍的人需要强光刺激才能感受
到外界的变化。浓缩某种气味使其大于阀值,就可以达到用气味影响他人的作用。格雷诺耶用很多女孩才能浓缩蒸馏出数小瓶终极香水的配料,最终调配出来的香味
浓得把一切别的味道都盖下去了,浓得仿佛天国一般,浓得普通人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上帝的神圣。少女的香味之感染人,就好象天使下凡般使人卑躬屈膝。可是这种
触动是无法表达的,影片中格雷诺耶被处刑(实际上没有)的那个画面也就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电影基于视觉文化,它终究只能间接地表达这种神圣,我们终究只
能从群众的反应上间接推测——就像罗素要用理智说明(不可能证明)上帝不可信,终究是不得要领的。

 

影片的结尾其实很合理。一来格雷诺耶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之后是一次过把香水洒在自己的身上,这种浓度的差别会让群众产生不同的反应;二来出于纯粹的爱而吃掉(爱即占有,吃也是一种占有)神圣者格雷诺耶也是合乎逻辑的,基督教的圣餐仪式不是有吃掉耶稣的血肉的意义吗?

 

另外,按照这个逻辑,没有体味也就没有了实在,没有体味的格雷诺耶也就失去了自己(或者从来没有过)。这样一来,格雷诺耶通过被吃掉进入了别人的身体从而获得自己的实在的说法也许是说得通的。

 

格雷诺耶的悲剧就在于,他对于视觉文明而言是个逆流。他不可能得到幸福,也不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69 最近看过的几部电影


《老爷车》 Gran Torino

退役越战老兵和移民到美国的越南难民(苗人的一支?)的故事,这种主题就已经为影片加了好多分。Eastwood扮演的老头Kowalski成了又一个经典的硬汉。

结尾尤其耐人寻味。当生活刚上正轨的Thao被本地黑帮报复的时候,Kowalski用自己的生命巧妙地解决了所有的难题,当然包括他自己一直面对的痛苦。

持枪报复黑帮的结果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扔进监狱,并且要承受杀人的痛苦,选择低声下气的话Thao会一辈子抬不起头,也只会让黑帮更加猖狂。一般来说,这就肯定是个死局了。可是Kowalski想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做法。当然,如果你不把Kowalski的死当作一个解脱的话,那就不只是近乎完美,简直就是完美了。

Kowalski首先把Thao关起来以防他做傻事,然后毫无武装地跑到黑帮的基地主动挑衅。Kowalski向黑帮做出一个正要拔枪的姿势,马上被黑帮干掉。因为他事实上没有携带武器,杀死Kowalski的黑帮将会被关很久。

我们可以看看Kowalski此举解决了多少问题:1)帮Thao一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但又无需Thao出手,Thao也无需低声下气,因为他并没有要屈服;2)解决了自己的问题,Kowalski用自己的行动表示自己不要再杀人;3)解决了因癌症痛苦死掉的问题。

也需要补充说明一下2。Kowalski在越战中杀人的经验给他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他不想杀人,可是现实中的境遇却可能再次逼他杀人。无论他再怎么不想杀人,杀人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因为那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由。这种自由既是恩赐又是诅咒:恩赐是人有自由意志,诅咒是人虽然能改变,能成为他所成为的人,但却不能成为他想成为的人。死因此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既能在死前做一个决定,又能防止日后因为自由的关系撤回这个选择。

《怪兽大战外星人》 Monsters Vs Aliens

除了传统的那些可爱的怪兽之外,还有一个相当有意思的“怪兽”:一个因为被陨石击中而变大的年轻女人Susan。Susan除了变得很大之外并没有其他非人的特征,却遭受了被看作怪兽的冷遇:他的男友抛弃了他,父母也不接受她。可以想象,变大的Susan很可能是女强人的象征。即使在美国,不肯担任传统女性角色的女人都被看作怪物,这个不是再明白不过吗?

《欧洲任我行》 Eurotrip

这个就不说了,推荐看。

《终结者4》 Terminator Salvation

还好吧。其实我并不太喜欢终结者系列。终结者1和2的那种朋克风格(如果有的话)很令我不快。终结者3又平淡如水。4倒不错,机械设计和特技有继承也有创新,故事起伏惊险,算是一种比纯粹动作片有深度一点点的类型吧,至少不会像《钢铁侠》那么容易被淡忘。

可惜名字取得太烂,明明是动作片还取些“救赎”“启示录”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觉得那是部名不副实的粗制滥造品。

161 电影 《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


这个电影是很早就看了的image,就在felix推荐我看之后几天他又问我看了没有之后的那一天就看了。很早就想写些关于这部电影的东西,在live writer的草稿里面本编其实是分配给156的,可是写了标题之后就没有了动力。刚刚看felix校内上发文讨论这部电影,突然心血来潮也要发一文。

客观地说,这是部很好的电影。但作为一个对大自然无爱的柏拉图主义者,我不能不感到本片对自然景色纪录片式的描写有点冗长。同样,由于个人的关系,我对cris的超级流浪情节毫无感触,但只好认定对某些人来说,流浪是极美好的经历。

我们的主人公cris,因为与家庭的恶劣关系,承受了极大的痛苦很多年。他自以为看透了(人类社会的)世界,看透并厌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的人生,决意去阿拉斯加过一段时间脱离一切社会关系的孤独生活。这就是我想找机会说的事情:有些人自以为看透了人生(就“看透了”xx意味着“懂得了”xx的本质来说),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看透,只是变得超级愤世嫉俗而已。黑格尔的哲学里面,人的自我意识(区别于动物的自我意识)归根究底是一个被承认的意识,也就是必须有他人的在场。人的自我意识是成为他人欲望的欲望,也就是强行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最高价值,使自己成为别人所依赖所承认的实存,却不想向对方妥协也不想承认对方的意图。黑格尔认为,因为这样的原因人与人之间总会处于冲突,甚至想要毁灭对方。但没有了对方,自己的自我意识也不复存在,而且因为事实上人类并没有被毁灭,那肯定是发生了这样一种情况:有人成为了主人,有人成为了奴隶。不过啦,实际上人还是可以互相承认的,如果意识到没有了他人,自己也不复存在。萨特也说“他人即地狱”也只是针对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当cris终于真正看透了人生的时候,却不得不撒手离世了。cris死于自己热爱的大自然也让我坚定了一向以来我对大自然的复杂(辩证)看法。我不懂为什么有人会那么向往野外生活。没错,大自然确实是“哺育”了人类,但是并不因此它就“爱”人类啊。阿拉斯加恶劣的生活条件,充满威胁的动物,稀少的营养供给,无处不在的植物毒素不正显示了大自然(拟人)对人类的那种复杂态度吗?

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不过确实不太对胃口,短时间内不会看第二次。

156 《守望者》为新保守主义背书


《守望者》是部好电影。结尾处曼哈顿博士所赞许的那种人类和平观,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十分地新鲜和深刻,而对我来说则不过是为美国新保守主义的背书而已。如果说蝙蝠侠前传2《黑夜骑士》是为新保守主义张本的话,《守望者》则是以新保守主义的思想为脉络贯穿全片的。阿德丽安,从守望者变为一个社会精英,表面上是倡导新能源意图结束以争夺能源为目标的现代战争,却一直计划着制造恐慌和一个共同敌人使人们联合起来。他的具体方案是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杀死各大城市的市民,再嫁祸给曼哈顿博士,使他成为美国和苏联的共同敌人而结束冷战。对于这个做法,曼哈顿博士赞成了,其他守望者也逐渐接受了,甚至罗夏选择用死来反对这种做法,他对社会的看法也为全片的新保守主义基调做了铺垫。虽然现实中的新保守主义做着貌似相反的事情,但思路是相同的。新保守主义认为现代社会的生活使人渐趋自私和拜金,变得腐朽和冷漠,使社会濒临分崩离析的边缘。社会中孤立的个人需要连结的纽带,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这个纽带,在新保守主义看来,是一个美国神话,即美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家,要保护自己的国民免受邪恶力量的侵害。冷战时期的邪恶角色就只能由苏联扮演,而这也促成了当时的邪恶苏联神话。911之后又有拉登和阿盖达的神话和伊拉克神话。称呼其为神话是它是被捏造出来的。甚至还有人举证说911袭击牵涉到美国政府内的一些人。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邪恶去支持新保守主义的美国神话,要为美国神话奠基就只能奠基在谎言之上。

这样的谎言能否被正名呢?谎言就是谎言,从伦理道德上来说是错的。若果你是“超”道德的人,那么我要说,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谎言的效果也不是很好的,而且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举例说,假如某个统治集团是靠这个谎言获得权力的,那么当谎言破灭之时,它就失去了所有的支持,集团若仍想维持权力的话就只能靠暴政了。要使谎言能够长久,就必须要系统地撒谎,需要通过媒体和教育全方位撒谎。这样的投入和造成的反感,以及因此而来对个人的独立批判思考和科学真理精神的压抑,都会使社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再来看看新保守主义者的所谓目的,现实中美国的政客们使美国国民团结起来,《守望者》当中守望者要阻止人类的自毁。但前者使不少美国人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及以后的战争中丧失,更不要说其他国家的人民;后者干的是赤裸裸的大屠杀。那么再有人会说,那么政客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有一种神话说,国外的政客事实上并不需要钱,因为他们本身就足够富有,并不需要从政治中赚更多的钱。实情是,政客也需要钱,即使他本身不需要,他的关系户也需要。不要忘记,要在政坛中搞出点成绩需要不少人的支持。经常打仗,国际银行家肯定收入增加不少。而且,经济是不是政客的唯一目的呢?马经里把经济当作唯一基础,上层建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可马经不是唯一的学说,势均力敌的学说里有韦伯的经济—宗教二元论,还有罗素的权力论。新保守主义者的所作所为很可能就是为了夺得权力而没有经济目的,也可能是二者兼有。再说,谎言由谁来维持呢?当然是清楚谎言的人。这会是些什么人呢?那只会是很少的一撮人,他们躲在政府高层背后操纵着苍生的一切,还自诩为救世主。社会就被分裂为两个阶层:一小撮洞悉谎言并撒谎的特权精英阶层和一大班不明真相的无知群众。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肯定能够满足政客们的权力欲。“Never doubt that a small group of committed people can change the world”可是这一小帮人可能特别麻木特别残忍,民众在他看来只是棋子。这样的事情看得太多了。

154 《七宗罪》,again


趁厌学罢工的大好时机又重温了一遍七宗罪。这部电影至今只看过两次,但对于一部如此棒的电影,看两次实在太少了。这次直接看英文字幕,并且尽量看懂每一句台词。总的来说,这部电影仍然是那么耐人寻味,这也许是它能成为经典的原因吧。发现以前的一些观点现在看来也不那么合适。

image

Fig. 1 电影故事发生的城市,在电影中随处都可看见这样的肮脏混乱的城市特写,象征随处可见的“罪”

1)电影情节发生的城市(电影里貌似没有提及这个城市的名字)是个“恶贯满盈”的美国城市,可能映射某个真实存在的城市,但由于对美国不熟悉不能判断。在这个城市里,各种各样的“罪恶”(crime and sin)随处可见,连环杀手John Doe把这个城市与圣经里的索多玛相提并论,Sommerset也不敢让前女友的孩子出生在这种城市。至于为什么会“恶贯满盈”,有没有解决方案,电影没有提及。对现状的归因和提供解决措施那都是政客和学者的任务,电影就只要把现状忠实地描写出来即可,说多了只会成为败笔。在这方面,七宗罪做得很好。

2)虽然七宗罪借用了天主教“七死罪”(Seven Deadly Sin)的概念,但电影里面并没有针对基督教(指Christian,包括天主教)教义的讨论,直接或间接的都没有,也没有提及John Doe杀人在教义上面有何支撑,可见这不是一部宗教电影。这甚至不像是部讨论道德的电影(我错了)。电影并不谈及坚守这样那样的道德原则,或是作出道德选择。电影讲述的是被与罪恶生活的人们的处境,在这个城市里,不是深陷罪恶不能自拔的,便是冷漠应对明哲保身的。即使是与罪恶斗争的警察中的大多数也带着一种冷漠,把罪犯都看成是城市里一小撮精神有问题的,死有余辜的怪物,以为抓了个犯人一切便解决了。还有就是David Mills持着幼稚的新人警察,满以为能够打败罪恶全身而退,结果却被残酷的现实毁了。这就构成了John Doe杀人的正当性,如果有的话:想别人正视事实,拍拍肩膀是不够的,猛击一锤才会有效。Sommerset有时候也很冷漠,但他明白人们的处境有多可怕,可以变得多坏,并拒绝任何幼稚的态度(如Mills)。如何正视残酷的事实,如何像个人地生存下来,如何努力给自己的后代一个好点的生活空间,可能才是电影所关心的。与电影无关,面对这样的问题,新保守主义的政客会把罪恶归因于道德堕落,但如我们所见,他们的答案是错的,解决方案也是很有害的。

3)最喜欢的是Sommerset受邀请与Mills夫妇共进晚餐的一幕。因为租房子给Mills夫妇的地产经纪刻意隐瞒,他们的公寓每五分钟便要经受一次地铁列车驶过带来的强烈震荡。年轻夫妇为这种外界的强烈干涉感到不安,Sommerset讲了个笑话舒缓尴尬紧张的气氛,这正像普通人在罪恶的包围下冷漠处世。

4)结尾处两主角与John Doe的对话十分有意思,折射了两人对于John Doe案的意义的理解。Mills毫无保留地嘲笑贬低John Doe,Sommerset则了解John Doe并不疯癫,而是很有逻辑的,做的也是每个对罪恶忍气吞声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

5)影片前段,两主角对John Doe的杀人动机就有非常不同且微妙的理解。Sommerset说he’s preaching,Mills则认为He’s punnishing。两者的区别有多大呢?后者是在执行任务,前者则可被看作“艺术品”,可被看做"puzzle"。如果只是惩罚的话,Mills早就魂归西天,也不会有命看John Doe苦心酝酿的一出戏。

6)这次仔细听了开头的背景音乐,发现开幕歌曲是九寸钉(Nine Inch Nails)的Closer某一版本的remix。著名歌词"I wanna f**k you like an animal"和"you get me closer to god”都有出现,只是前者被和谐得剩下"like an animal"。

7)最后,John Doe的笔记本,我真的挺喜欢。。。

153 电影 Cashback(超市夜未眠)


其实这段时间也看了很多电影,只是没什么想说而已。

Cashback嘛,总体来说,是个挺有趣并且制作精良的电影,但这也是它的极限了。

开头主角的失眠和超现实、时空交错的叙述很有模仿Fight Club(《搏击俱乐部》或《搏击会》)的风格。虽说模仿地不赖,但也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主角小时候逐渐认识性这段经历十分有趣。

电影中把美和爱等同起来很难令我认同。

不知道为什么imdb上该电影居然有7.5的高分,这样的电影大概就6点几分的水平。可能是爱情电影的缘故,或许有些对爱情有经验的人看这种电影时都在想自己的事,想得开心就给电影打个高分,至于电影本身好不好就没什么关系了。